【橙新聞】古蹟活化再添生力軍 流浮山警署變身導盲犬學苑啟航
香港歷史建築活化計劃再譜新章!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(日期)見證「前流浮山警署-香港導盲犬學苑」揭幕,同步宣布芳園書室與白樓活化工程將於暑期動工。這項推行16年的保育計劃累計復甦24幢古蹟,最新優化措施更突破非牟利機構合作限制。
政府文件顯示,流浮山警署活化獲9,800萬港元資助,二戰時期拘留室轉型幼犬訓練場,歷史檔案室改設觸感教育廊。學苑將提供AR導覽系統,重現1960年代邊境巡邏場景。
值得關注的是,立法會財委會最新通過逾億撥款,芳園書室將打造「創學芳園」非遺工藝基地,白樓則活化為「悠悠館」國史教育中心。兩項目預計7、8月展開修復,2026年首季對外開放。
「活化方程式正在進化,」甯漢豪宣布三大新政:評審流程縮短40%、開放非慈善機構聯合投標、營運資助上限提升20%至600萬。消息人士透露,此舉吸引數碼藝術團隊洽談薄扶林牛奶公司舊址活化。
業界分析指,古蹟活化經濟乘數效應顯著。測量師學會數據顯示,每幢復甦建築帶動周邊商業增值15%,以中環街市為例,進駐商戶營業額較改造前飆升2.8倍。
發展局同步預告「古蹟認養計劃」2025年試行,開放二級歷史建築予企業冠名保育。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資料顯示,現行活化建築就業乘數達1:7.3,即每百萬投資創造7.3個職位。
導盲犬學苑營運總監透露,首創「雙軌培訓」培育文物導賞員及犬隻訓練師,30名學員已展開實習。免費導賞團預約系統上線3日,逾2,000市民登記參觀。
隨着活化版圖擴張,民間組織「巷弄裡」建議建立效益指數,量化文化傳承與社區連結價值。甯漢豪強調:「未來三年將增撥3億港元,重點開發離島軍事遺跡旅遊路線。」